附近400元三小时_附近学生联系方式_100元三小时约

科技创新

连获6奖!北投养护科技智造科技创新强引擎

发布时间:2022-08-01 来源:本站 点击数量:

image.png

image.png

近日,第三届广西勘察设计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北投养护科技集团牵头及参与的4个项目在“勘察与岩土工程组”及“建筑工程和市政交通公用工程组”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image.png

image.png

一等奖(参与)

南宁市粉细砂物理力学特性与动力响应研究


南宁盆地广泛分布着粉细砂层,鉴于勘察阶段无法取得粉细砂原状样,岩土参数多采用经验值,且饱和粉细砂具有明显液化潜势,振动响应显著,有可能危及轨道交通安全。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南宁市重点研发项目《南宁市粉细砂物理力学特性与动力响应研究》,系统研究粉细砂地基抗震评价与振动致灾机理,解决地下结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运营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制定相关广西地方标准,为基坑设计施工及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了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为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供了最直接的科学依据。授权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篇。

image.png

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南宁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基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等领域十余个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等奖(牵头)

广西炭质岩边坡智能监控及处治成套技术


针对广西地区炭质岩边坡工程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围绕炭质岩工程特性、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加固及生态防护技术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创新性的提出了炭质岩边坡智能监控及处治成套技术。

image.png

image.png

目前该技术已在广西天峨至北海公路(巴马至平果段)项目、桂中片区国省干线养护项目、S208融安至百寿公路等项目的20余个边坡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经统计近三年累计节约建设成本4615万元,创造经济效益超2.26亿元,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image.png

项目成果为广西炭质岩地区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同类型易崩解岩质边坡的综合处治提供参考与借鉴,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授权专利14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12篇。


二等奖(牵头)

钢-混组合梁腹板失效机理及服役性能提升


该项目针对钢-混组合梁腹板稳定性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考虑边界弹性转动约束条件下的组合梁高腹板临界屈曲应力,修正了传统分析方法的误差,进一步解决了高腹板加劲肋位置优化设置问题。

image.png

同时,建立了正常使用阶段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附加变形的评估方法,为钢-混组合梁在役期间车辆疲劳损伤导致的结构承载力劣化评定和附加变形计算提供了依据。此外,还提出了钢-混组合梁桥预应力导入效率计算方法,可实现对组合梁承载力和截面应力状态的准确分析和优化设计。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区内外多座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获授权专利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篇。

image.png


二等奖(牵头)

沥青路面资源及能源集约型养护成套技术应用


为切实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双碳”政策的相关要求,本项目提出了绿色养护成套技术,包含高效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耐久型冷拌冷铺超薄磨耗层技术及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


image.png


本项技术在防东高速、钦崇高速、兰海高速等路段均得到成功应用,目前服役状况良好。相关研究获授权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


image.png


近日,北投养护科技集团牵头的“BIM技术在运营公路隧道衬砌病害信息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在全区工程设计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交科杯)技能大赛中夺得三等奖


image.png

 项目依托北投养护科技集团在实施管养的都安至巴马高速公路弄墨隧道,该隧道周边地质岩溶较发育,隧道土建结构衬砌病害较严重,出现大量裂缝、渗水及排水系统淤堵等病害。


image.png


image.png


项目通过隧道病害检测车,快速高效的识别隧道土建结构病害问题,利用建立的BIM模型将病害情况显示在三维可视化模型中,实现病害时间-三维空间四维展示,为管养人员对隧道病害检测、病害信息管理、制定维养方案、现场实施维修养护等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公路隧道的维养工作提供极大便利。此次获奖是集团公司在BIM技术应用上的探索和突破!


image.png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布2022 年度广西交通运输创新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北投养护科技集团牵头的《天峨至北海公路(巴马至平果段)变直径钢筋笼扩大头锚杆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评2022 年度广西交通运输创新典型案例,成为全区20个“公路、铁路、桥隧类”创新典型案例之一。

image.png

【此次评选旨在引导相关单位认真学习借鉴交通运输领域创新典型案例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继续挖掘推广交通运输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为科技创新助推我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此创新典型案例是依托于已立项的广西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变直径钢筋笼扩大头锚杆边坡支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揭示了其锚固机理和受力传递机制,开发了扩大头锚杆结构设计计算及数据可视化软件,获得了扩大头锚杆各项结构参数;从锚杆间距、格梁截面尺寸方面对边坡支护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工艺试验对钻孔和注浆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易崩解岩土边坡水钻扩孔影响边坡稳定和注浆密实度缺陷的问题。

image.png


该技术具有抗拔力强,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耐久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通过变直径钢筋笼扩大头结构,可大幅度提升锚杆抗拔承载力,经现场试验验证其抗拔力在普通锚杆的3倍以上,抗拔性能非常优越。


image.png


基于变直径钢筋笼扩大头锚杆突出的抗拔性能,在满足抗拔力要求的条件下,对锚杆布设间距和格梁截面尺寸进行增大,从而减少锚杆数量;经计算,通过对锚杆间距进行优化,可节约材料用量30%左右,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显著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广西地区公路边坡支护提供了新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研究,已申请及授权相关专利共8项,软件著作权1项。

image.png